创办于1999年9月;日新又新,自强不息;
全日制公办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
专业代号: 710201
编写时间: 2022年7月
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历者,学制3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够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计算机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等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人才规格
1.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
(3)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调试、维护与销售的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基本知识,具有网络设备安装、IE浏览器应用的基本技能;
(5)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具有图片处理、动画制作与网页设计能力;
(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操作和维护常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技能。
2.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利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编制简单的软件的基本技能;
(2)具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3)具有利用所学图形、图像软件和网页制作的知识来制作较复杂的静动态网页的能力;
(4)具有借助字典或者工具软件阅读一般的专业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5)具有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6)具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7)了解IT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具备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
(一)公共基础课(1134学时)
1. 必修公共基础课程(972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
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基于社会发展对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哲学与人生(36学时)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
职业道德与法治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习惯,增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5)语文(144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6)数学(144学时)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英语(144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了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体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活、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信息技术(108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9)体育与健康课(90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10)历史(72学时)
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研究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依晨,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公共艺术(36学时)实践(18学时)
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12)劳动(36学时)(实践18学时)
劳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2.选修公共基础课程(162学时)
(1)中职安全教育(18学时)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观念,获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技能,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2)物理(72学时)
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注意知识的衔接并适当提升,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内容涵盖物理学传统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五大部分的基础知识,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能量形式为主线,对知识进行了串联。
(3)图文排版(72学时)实践(36学时)
了解专业图文排版的工艺流程、排版规则、版式设计等基础知识,掌握专业图、文混排软件,掌握图形绘制、对象填充、文本编排、特效设备、对象组织、位图的修饰等操作,能进行较专业的图、文混排与版式设计。
(二)专业技能课程(990学时)
1.必修专业技能课程(756学时)
(1)计算机电路基础(72学时)实践(18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半导体器件基础、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信号处理电路、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2)常用工具软件(36学时)
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 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 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类软件的应用技能。
(3)计算机编程基础(144学时),实践(36学时)
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类型、表达式、逻辑关系、流程控制等知识,熟悉计算机编程从斋求分析到软件发布的业务流程掌握可视化程序界面设计、数据库连接、多媒体与网络应用等编程方法,能使用编程工具开发计算机简单功能。
(4)图形图像处理(72学时)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Photoshop CS中文版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图像处理技巧,包括系统的启动,操作界面的认识,图形图像的基本概念,工具箱的使用等,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图层,通道等的应用方法,及特殊效果的制作等内容。使学 生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5)多媒体制作(108学时),实践(18学时)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硬件与软件、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多媒体开发工具使用等,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6)数据库应用基础(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与应用方法,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命令格式、功能及使用,建立数据库,查询、修改与统计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库,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运用基本概念编写应用程序等,使学生学会数据库的使用与基本维护等。
(7)计算机网络基础(72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Internet与In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8)计算机组装与维修(108学时),实践(36学时)
本课程为综合性实践课程,学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装、调试与维修。主要内容包括PC机组装、硬故障检测与排除、软件安装、软故障检测与排除等,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基本维修方法等。
(9)办公软件应用(72学时),实践(36学时)
了解不同平台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应用,掌握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文字编辑、数据分析、幻灯片制作、数据库应用等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能使 用主流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办公处理。
2.选修专业技能课
(1)信息安全(54学时)
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理解信息安全规范及构成信息安全威胁的原理与防御机制,掌握单机和网络病毒防范、安全漏 洞修复、数据保护、攻击防御安全策略编制、计算机主流设备日常维护和信息安全。
(2)FLASH动画制作(108学时),实训(18学时)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二维和三维图形设计和动画制作方法,实现数字动画的音频、视频效果,设计完整、实用的动画作品,使学生掌握动画设计制作基本技能。
(3)网页设计与制作(72学时)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学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素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编写。
四、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表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年 |
学期 |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 |
集中 实习 |
顶岗 实习 |
复习 考试 |
机动 劳动 |
假期 |
合计 |
一 |
1 |
18 |
|
|
1 |
1 |
6 |
26 |
2 |
18 |
|
|
1 |
1 |
6 |
26 |
|
二 |
3 |
18 |
1 |
|
1 |
|
6 |
26 |
4 |
18 |
1 |
|
1 |
|
6 |
26 |
|
三 |
5 |
|
|
20 |
|
|
6 |
26 |
6 |
|
|
20 |
|
|
|
20 |
|
合计 |
72 |
2 |
40 |
4 |
2 |
30 |
150 |
五、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表
表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教学总学时数 |
理论教学时数 |
实验或实践教学时数 |
学期学时分配(周学时)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20周 |
||||||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36 |
36 |
0 |
2 |
|
|
|
顶
岗
实
习 |
顶
岗
实
习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
36 |
36 |
0 |
|
2 |
|
|
||||
哲学与人生 |
36 |
36 |
0 |
|
|
2 |
|
||||
职业道德与法治 |
36 |
36 |
0 |
|
|
|
2 |
||||
体育与健康 |
144 |
54 |
90 |
2 |
2 |
2 |
2 |
||||
语文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数学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英语 |
144 |
144 |
0 |
2 |
2 |
2 |
2 |
||||
历史 |
72 |
72 |
0 |
2 |
2 |
|
|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08 |
108 |
0 |
2 |
2 |
2 |
|
||||
公共艺术 |
36 |
18 |
18 |
1 |
1 |
|
|
||||
劳动 |
36 |
18 |
18 |
1 |
1 |
|
|
||||
小计 |
972 |
846 |
126 |
16 |
16 |
12 |
10 |
||||
选 修 课 |
中职安全 |
18 |
18 |
0 |
1 |
|
|
|
|||
图文排版 |
72 |
36 |
36 |
2 |
2 |
|
|
||||
物理 |
72 |
72 |
0 |
2 |
2 |
|
|
||||
小计 |
162 |
126 |
36 |
5 |
4 |
|
|
||||
专 业
技
能
课
程 |
必 修 课 |
计算机电路基础 |
72 |
54 |
18 |
2 |
2 |
|
|
||
常用工具软件 |
36 |
36 |
0 |
2 |
|
|
|
||||
计算机编程基础 |
144 |
108 |
36 |
4 |
4 |
|
|
||||
图形图像处理 |
72 |
72 |
0 |
|
4 |
|
|
||||
多媒体制作 |
108 |
90 |
18 |
|
|
3 |
3 |
||||
数据库应用基础 |
72 |
72 |
0 |
|
|
4 |
|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72 |
72 |
0 |
|
|
4 |
|
||||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
108 |
72 |
36 |
|
|
|
6 |
||||
办公软件应用 |
72 |
36 |
36 |
|
|
|
4 |
||||
小计 |
756 |
612 |
144 |
8 |
10 |
11 |
13 |
||||
选 修 课 |
信息安全 |
54 |
54 |
0 |
|
|
3 |
|
|||
FLASH动画制作 |
108 |
90 |
18 |
|
|
3 |
3 |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72 |
72 |
0 |
|
|
|
4 |
||||
小计 |
234 |
216 |
18 |
|
|
6 |
7 |
||||
顶岗实习 |
|
|
|
|
|
20周 |
20周 |
||||
周学 时数 |
|
|
|
|
29 |
30 |
29 |
30 |
|
|
|
科目数 |
|
|
|
|
15 |
14 |
12 |
10 |
|
|
|
总计 |
|
|
|
|
|
|
|
|
|
|
|
总学时 |
3324 |
||||||||||
备注 |
1.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2.周学时一般为30。实训和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安排。 3.入学教育及军训不计入总学时,应提前进行。 4.选修课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选。 |
表3:学时分配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数 |
占总学时数比例% |
|
公共基础课程 |
必修 |
972 |
29.2% |
选修 |
162 |
4.9% |
|
专业技能课程 |
必修 |
756 |
22.7% |
选修 |
234 |
7% |
|
顶岗实习 |
1200 |
36.1% |
|
总学时数 |
3324 |
100% |
|
选修课程合计 |
396 |
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