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1999年9月;日新又新,自强不息;
全日制公办职业技术学校
葫芦岛市商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葫芦岛市商务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前身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合作期从1999年8月至2019年7月。现在学校回归为政府办学,成为葫芦岛市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63000平方米(92亩),建筑面积约12000平方米;教室26间,操场面积12000平方米,宿舍110间,食堂15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1030平方米,实训设备41台套。
现在,学校在校生509人;教师48人. 其中高级教师8名、中级33名、初级5名,管理2人;专业教师18名。
学校现在开设专业:学前教育、航空服务、船舶制造与修理、计算机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
学校办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熟练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同时也为学习成绩优异、道德品质优秀且有升学愿望的学子提供进入高等院校求学深造或与境外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这是学校结合当今企业用人和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确立的办学目标。办学历程中学校分时段共开设了二、三产类的近十几个专业,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约6000名实用人才,为龙港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
葫芦岛市商务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未来发展与规划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破局之年。我校发展已纳入龙港区政府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充分利用原有学历教育办学资源,再投入重金打造一所集学历教育、技师培训于一体的学院,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具体要做好如下几件事:
1. 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像了解基础教育一样使职业教育深入人心。职业教育既是教育,也是经济,更是民生。学校将利用媒体、网络、快手、抖音等平台,大力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法,让更多人知道职业教育与其它类教育同等重要。
2. 做好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争办学环境逐年得到改善。在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学历教育部分要完成120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楼建设、15000平方米技师培训综合楼建设、1000平方米图书室、1500平方米报告厅、1500平方米体育馆、800平方米学生洗浴室等及各厅室内的配套设备、学校绿化、硬化达百分百。加之技师培训硬件部分总计投入约1亿5千万元。
3. 专业发展政府搭台,校企共建。改进现有专业格局,定位1-2个具有发展前景,并且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进行较深层次地研究、开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如:护理专业、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等,是我们要重点考虑的方向,同时瞄准国际交流方向,为学校走出去,重点专业发展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为学生“1+ X”做好铺垫(一学历证下,多技能等级证)。
4. 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基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积极争取各级各类主管部门支持。
(1)逐年增加公办中职教师数量,十四五期间要完成1200名在校生匹配85名专任教师计划。专业教师不足采取先招录进入编制,后续考取资格证;
(2)加强双师及名师的培养。编办、人社局、教育局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在招纳教师时起点程度进行关注,对“潜力股”放宽招录条件,学校加大培养力度,形成招聘、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名师通路;
(3)增加职业学校教师活动内容,如职校教师与企业技师联动,互帮互学互进;每年设立走出去的计划,与同级好的学校或上一级学校结对子,在学术上更进一步,为名师培养创造条件。
(4)加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职业学校教师责任与担当,培养教师高尚的师德意识,让双师型、名师教师引领学校发展,形成我区职业学校师德师风风范。
5. 十四五期间鼓励并积极争取企业承担起职业教育的责任。采取减少校企合作企业的经济负担。校企共同努力争取企业部分或全免税,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兴奋点,形成职业教育是企业份内之事,是必须完成的社会责任。为“现代学徒制” “双元”制培养职业人才奠定基础。
6. 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学历)和将要成立的技师学院教育培训资源,强化1十1大于2的理念。职业学历教育打造重点专业特点突出,发展有潜力、有规模,能够满足学校申报省、国家重点专业条件的良好局面;技师培训针对本地区行业技术特点和以葫芦岛市职业类学校开设专业技能提升为依据,强化硬件建设,组建一流的技师培训队伍,有计划地进行培训。
7. 加大招生力度,办学规模化。
(1)做好学校硬件发展规划,力争办学环境逐年得到改善。
(2)加强专业建设,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共同招生,学生入学就等于就业。为孩子们本地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强化“外树形象内树人”工程,加强思政课上的教育工作,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上下功夫。
(4)把龙港区初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结起来,初中学生的劳动课可以搬到职校来上,培养劳动的技术观念,为进入职业教育做好铺垫。同时两个不同的教育要做好衔接。
(5)在全社会加大我校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及家长提高对我校的认识度。让学生及家长了解不仅在高中可以成才,在职业学校也可以考大学,也可以成为高级人才。
(6)不断积累招生工作的经验,学习他人招生工作中好的方式方法,力争使本区学生不外流,域外学生能够来我校学习。